欢迎来到专题网站 今天是:
民族团结一家亲,真情、真意、真抓实干
发布时间: 2019-08-29 浏览次数: 471

民族团结一家亲,真情、真意、真抓实干

资产处 张鹏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资产管理处的张鹏,在喜迎党的98岁生日之际,非常荣幸能作为学校选派近百名南疆深度贫困村扶贫工作的代表在此发言,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心得和体会。

2018131日,相应自治区党委、学校党委的号召,我光荣的成为了第一批派驻全疆一千多个深度贫困村的高校教师中的一员,来到了我所在的深度贫困村——莎车县乌达力克镇英艾日克(5)村。这个村子有132户村民,三分之二是贫困户,实事求是的说,刚到这个村庄的时候,这个村里的贫困现状让我感到十分震撼。

  1. 初来乍到,震撼的第一天。

到村的第一天,为尽快摸清村里情况,方便今后开展工作,我和驻村第一书记贺建生同志(自治区工信厅)一起入户走访。第一次到我的结亲户古来木白尔·阿巴斯家中,一家人都很热情接待了我这个来自乌鲁木齐的亲戚,她本人腿有残疾,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院子围墙只有临街一面有墙。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全家的收入只能靠种地和低保维持,家里过得实在是很艰难。我本来想给亲戚们买点东西,但走遍全村竟然没有一个商店。看着亲戚们那渴望的眼神、贫困的现状,我下定决心“豁出去了,一定要带领村民脱贫”。

  1. 艰难前行,打响脱贫攻坚第一枪。

为了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带动全村脱贫的实体产业作为抓手。我们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实地调研,最终确定发展养鸡殖产业,并成立由全村唯一一户汉族村民向桂林牵头养殖合作社——莎车众扶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说实话,当确定要养鸡脱贫时,不仅是亲戚们不相信,甚至连工作队中很多人也不相信养鸡可以脱贫。所以合作社第一批鸡苗养殖成败意义重大。肉鸡养殖过程困难重重,记得4月的一天晚上凌晨3点多,刚睡下的我就被风声吵醒,8级大风伴着沙尘铺天盖地而来,能见度不足2米,伸手不见五指,我披上衣服急忙向鸡圈赶去。刚进鸡圈就看见向桂林夫妇和尔肯·肉孜正在检查屋顶,为了确保不出问题,我们奋战了一个多小时加固屋顶,当我们回到鸡圈时,看着5400只鸡苗过得很安逸,我们这些“土人”都乐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尔肯·肉孜。他没上过几天学,由于儿时疾病导致两耳残疾,家里很贫困,也没有技术,说话不利索,平时村里的人都看不起他。有一次入户走访,他主动找到我,说想跟着工作队一起养鸡,于是,在我的力荐下,合作社有了第一个养殖场工人,现在他已成长为技术骨干,月收入近3000元,是村里的第一批白领。他把向桂林认作干爹,把我认作哥哥。以前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娶个老婆,现在他这个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

通过大家60天不懈努力,5400只三黄鸡终于养殖成功了!并在一天之内销售一空,紧接着又举行了隆重的分红大会,这在全村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分红大会结束后,古来木白尔·阿巴斯拿着1300元钱激动的对我说:“真没有想到养鸡可以分这么多钱,现在好日子有盼头了!张老师亚克西!”。驻村工作的第一枪就此打响,消除了村民们的顾虑,加深了他们对工作队的信任,增强了脱贫信心。入股合作社的村民从最开始5户迅速变成了全村132户入股。

  1. 趁热打铁,大胆尝试土鸡养殖。

为了继续将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又将村里60多亩闲置红枣地改建成土鸡养殖基地。这一次我们没有做动员,但全体村民却积极主动加入我们的队伍,玉斯音·玉苏普把自家的拖拉机开过来了,瓦吉姆尼亚孜·库尼亚孜把自家的木头送过来,2小队小队长托合提库尔班·托合提专门找来大电锯来加工木头,全村老少齐上阵,短短一个多月土鸡养殖基地建成了,“莎车红枣土鸡”品牌就此诞生。2018年全年,合作社带领村民共销售出10万只土鸡,销售额突破了1100万元,2019年合作社养殖场已扩大到2个县6各乡镇,计划养殖100万只鸡,产值预计将突破6000万元,提供400个就业岗位,带动2000人脱贫。作为新疆产业扶贫典型案例,20181228日,我们村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被报道播出。

  1. 真亲付出,点亮结对亲戚的幸福生活

这短短一年来,古来木白尔·阿巴斯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院子里新开了一片菜地,建起了大拱棚,今年不仅自己吃菜不用愁,而且还可以销售一部分。重新修建了禽舍,养了100多只鸽子,二十多只鸡。房前搭起了漂亮的葡萄架,残缺的院墙也修好了,路面也硬化了,少了尘土,多了整洁。新建的旱厕解决了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房子里的土炕没有了,换成了崭新的沙发、茶几和板床。古来木白尔·阿巴斯的腿有残疾,不能在合作社就业,我积极为她争取了村级保洁员的工作,每个月有了1200元的稳定收入,再加上合作社每年4次分红,每次分红不少于1000元,使她的生活有了保障,脱贫有了信心。她逢人便说我就是她的亲哥哥,让儿子长大一定要报考新疆师范大学。

截至目前,全村有劳动力家庭全部实现了一户一就业,村民们兜里有钱了,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这是我们与村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党和国家给南疆贫困地区带来的福祉。在村里的这一年,对我来说虽然凌晨2点之前睡觉是奢望,周末能休息是梦想,但是能为村民做一些实事,让他们尽快富起来,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这才是我们深度扶贫工作人员真正的价值所在。在这建党98周年和建国7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真诚的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英艾日克(5)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疆师范大学赴南疆深度贫困村中的一员,我将与同事们一起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实现全村脱贫绝不回家。谢谢大家!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